兩部委:建立全球智能航運發展創新中心,提升大數據處理能力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6-24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從2017年12月全球首艘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的智能商船“大智”輪,到2019年5月自主航行試驗船“智騰”號成功進行自主航行演示,我國在智能船舶設計建造等領域均已走在世界前沿,但智能化的深入發展也為船舶航運業帶來了標準體系不夠完善、通信系統亟待更新升級等挑戰。
兩部委:建立全球智能航運發展創新中心,提升大數據處理能力
【概要描述】從2017年12月全球首艘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的智能商船“大智”輪,到2019年5月自主航行試驗船“智騰”號成功進行自主航行演示,我國在智能船舶設計建造等領域均已走在世界前沿,但智能化的深入發展也為船舶航運業帶來了標準體系不夠完善、通信系統亟待更新升級等挑戰。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6-24
- 訪問量:0
從2017年12月全球首艘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的智能商船“大智”輪,到2019年5月自主航行試驗船“智騰”號成功進行自主航行演示,我國在智能船舶設計建造等領域均已走在世界前沿,但智能化的深入發展也為船舶航運業帶來了標準體系不夠完善、通信系統亟待更新升級等挑戰。
交通運輸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多位智能航運領域負責人在峰會現場表示,建設智能航運需要通過頂層設計推動系統智能化發展,提升大數據處理能力與計算能力。
據峰會現場發布的《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》,智能航運是傳統航運要素與現代信息、通信、傳感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深度融合形成的現代航運新業態,涵蓋智能船舶、智能航保、智能港口、智能航運服務和智能航運監管五方面基本要素,五大要素也即智能航運的內涵所在。
長三角地區2018年各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及增長率
近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》,指出要強化智能船舶等自主設計建造能力,應用智能航運、自動化碼頭、數字管網、智能倉儲等新型裝備設施。近年來,我國智能船舶、無人碼頭等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,很大程度上拉動了區域產業轉型升級。
例如,目前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、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、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碼頭等都已具備相當規模,全球首艘小型無人貨船“筋斗云”將在2020年初下水,其中,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碼頭全球大、智能化程度高、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。
徐祖遠在峰會上進行主旨演講
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、國際海事組織海事大使徐祖遠在主旨演講中表示,人工智能將很大程度上推動智能航運的發展,但新產業與新模式在應用之初可能與傳統發展模式產生排斥,甚至可能降低階段性的生產效率,如在構建全球范圍內地點、時間內的船舶互聯網時,盡管在技術上可行,但當前我國海事衛星的通信帶寬有限,費用也比較高,需要進行傳播通信系統的鋪設更新和升級。
徐祖遠認為,智能航運的全面實現對計算能力要求很高,除不斷升級硬件以外,還需要在處理算法和分布式計算等方面提升速度和能力。此外,系統智能化程度越高,人的參與就越少,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,這些都需要推動航運領域新舊動能轉換,加強頂層設計。
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姜明寶進一步表示,要提升智能航運安全風險防范能力,就要完善全覆蓋、全天候的通信網絡,加強相關法規、標準、規范制定。
2019年5月,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等7部門發布了《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》,明確到2020年年底,我國將基本完成智能航運發展頂層設計;到2025年,突破一批制約智能航運發展的關鍵技術,成為全球智能航運發展創新中心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巡視員曹鋼認為,在建成“全球智能航運發展創新中心”方面,我國已經開展了大量智能船舶發展的有益探索,形成了相對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基礎。
曹鋼表示,智能船舶是智能行業的核心要素之一,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交通運輸部、國防科工局印發《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(2019-2021年)》,指出要以重點項目為牽引,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和重點系統設備研發,提前布局前瞻性技術攻關,加快成熟智能技術工程化應用,補齊技術鏈與產業鏈短板。
曹鋼認為,關鍵系統供給能力不足是船舶智能化發展薄弱環節,要多方協同解決基礎元器件、基礎材料、核心軟件等短板問題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相關資訊
-
五大單晶硅片企業推統一標準欲奪國內電站市場
光伏產業鏈的主要構成是多晶硅、硅片、拉棒、切片、電池以及組件、電站建設。在目前,大概國內70%以上的硅片行業由多晶硅片把持。類似隆基股份、卡姆丹克這樣的單晶硅片制造商的大量電池客戶都集中于海外。這主要是因為海外客戶對質量要求高、價格敏感度不如國內客戶、國內單晶硅片廠商希望能有較短賬期(海外客戶賬期相對于國內客戶較短)。 - 兩部委:建立全球智能航運發展創新中心,提升大數據處理能力 2022-06-24
- 工信部計劃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 推動產業升級 2022-06-24
- 工信部:推進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,持續推進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 2022-06-24
- 工信部:將進一步對外資開放電信、互聯網、汽車等領域 2022-06-24
- 意法半導體制造8寸碳化硅晶圓 2021碳化硅單晶片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 2022-06-24

地址:洛陽市高新區濱河路22號
電話:0379-64368882
傳真:0379-64368887
郵箱 : zhangzhilin@lyhtsemi.com
Copyright ?2022 洛陽鴻泰半導體有限公司 豫ICP備2021***79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洛陽 本網站已支持IPv6 SEO標簽 營業執照